在清代,碧璽曾是權力的象徵,是一品和二品官的頂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來制作他們佩戴的朝珠。特別在慈禧太后時代,碧璽在中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獨攬朝政的慈禧太后除了對翡翠、鑽石等寶石傾情外,還對顏色豐富多彩、變幻萬千的碧璽萬分寵愛,她是忠實碧璽迷。
清末大太監李蓮英之侄李成武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了慈禧死後陪葬物品的情況:慈禧太后「腳蹬碧璽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碧璽近年價極低,然是物大者難得。今若有此物,雖不值錢,亦將合七百元一兩也。」慈禧太后腳蹬蓮花,寓意「步步生蓮」,促使亡靈盡快進入西方樂土。
此外,慈禧太后的金絲錦被也鑲嵌了很多碧璽。《愛月軒筆記》又有如下記載:「金絲錦被,制價八萬四千兩,鑲八分珠一百粒、三分珠三百零四粒、一分珠五百粒、六厘珠一千二百粒、米珠一萬零五百粒、紅藍寶石大塊者約重四錢者十八、小塊者六十七、紫母綠五分重者二塊、碧璽、白玉共二百零三塊。略估珠值八十五萬四千二百兩,寶石約值四萬二千兩。」
除了以上兩件珍品外,慈禧太后棺中還有很多其他碧璽首飾。據清朝內務府簿冊所載,殮入棺中的碧璽首飾有:紅碧璽朝珠、紅碧璽手串、紫碧璽手串、紅碧璽念珠、金鑲紅碧璽正珠、紅碧璽抱頭蓮、綠玉鑲紅碧璽抱頭蓮、紅碧璽綠玉穿珠菊花、紅碧璽戒指、紅碧璽帽花……
作為碧璽迷的慈禧太后,恐怕在活著時經已構思在自己的墓葬中放置碧璽首飾了。清朝皇宮檔案《普陀峪金井安放帳》有這樣的描述:慈禧太后建陵時的「穴」位就在慈禧棺槨下面的金井內,其中也存放大量珍寶。自光緒五年(1879年)3月25日至光緒三十四年 (1908)10月15日,陵墓官員曾奉懿旨先後六次向金井中投放大量寶物,碧璽類寶物就有紅碧璽鑲子母綠別子一件、紅碧璽長壽佩一件、黃碧璽葡萄佩一件、紅碧璽葫蘆蝠佩一件、紅碧璽雙喜佩一件和紅碧璽佛頭塔一件。
由此可見,不論生前還是死後,慈禧太后都對碧璽情有獨鍾。
清宮碧璽多為美國進口
根據故宮史書記載,僅是從1900庚子事變年到1908慈禧歸天年這8年間,慈禧太后幾乎每年都讓宮廷造辦處到美國聖地亞哥採購幾噸各色碧璽,其中以粉紅色碧璽居多。因此,可以說慈禧太后所用的碧璽大多自美國加州進口。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梅薩平原的伊巴拉雅礦是個優質碧璽礦,在19世紀末期經已聞名於世。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伊巴拉雅礦開採出來的碧璽,大多都出口到中國,供清朝宮廷作首飾和雕刻之用。該礦產量大,質素佳,據說其中一條礦脈就能開採多達6噸碧璽晶體。然而好景不長,滿清王朝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為止,結果是伊巴拉雅礦的碧璽產品滯銷,中國市場告吹,迫使該礦關閉。
一直到最近,伊巴拉雅礦才被重新開發。雖然重開的礦井產量也不少,但碧璽晶體的質素已大不如前了,因而經濟效益也大打折扣。
傳碧璽於唐朝時已傳入中國
碧璽以顏色豐富華美、色彩變化多端而著名,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寶石之一。仔細劃分的話,碧璽的顏色有一百多種。碧璽在中國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相傳在唐朝時,碧璽已經在中國出現:在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在徵西時就曾經得到碧璽,並將其刻成玉璽印章。在明代,皇帝專門派太監或大臣到雲南騰越督辦採購碧璽、紅寶石和藍寶石,特別在明朝永樂年間,斯里蘭卡國王亞烈苦奈兒曾向明成祖朱棣貢獻方物和寶石,寶石中就有珍貴的碧璽。在清代,碧璽有不同的稱謂:在清初谷應泰所著的《博物要覽》中被稱為「披耶西」;隨後出現在康熙時期的《清會典》中,叫「碧亞厶」;乾隆時期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則稱之為「碧霞洗」、「碧霞玭」或「碧洗」;光緒時期,陳性所著《玉記》中稱「碧霞希」;而在清末和民國時期才簡稱為「碧璽」。
現在,「碧璽」已成了寶石業的慣用名稱。而電氣石(Tourmaline)的名字則源於斯里蘭卡僧伽羅人語的 “toramalli”,其字面意義為「混合寶石」,在歷史上其意義也的確比較含混,經常與其他寶石如「紅玉髓」等混淆。